杨振峰的咨询范围:保险、信托、股票、基金、房地产
分红保险的产生背景
发表时间:11-12-30 08:39 发表者:杨振峰
——分红保险系列之一
有位客户想买重大疾病保险,给他设计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是带有分红功能的重大疾病险(是一种组合产品),刚讲解了三分之一,这位客户很斩钉截铁的说不做分红保险。问他缘由,他的回答是不要带分红这种理财功能的,只要保障功能的。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信号,客户的保险意识增强了,关注保障功能了。但同时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客户并不正真了解分红保险。在本栏目中我将从分红保险的产生背景、分红保险的种类、如何购买分红保险三方面深入分析分红保险,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分红保险,以便为自己选出更合适的保险产品。
什么是分红保险
分红保险就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将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分红保险最早产生于英国,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而推出的,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已成为保险产品的主打品种,它具有降低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降低成本、抵御通胀、可让客户分享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特点。
人民币的7次降息与分红保险
在我国,分红保险是在2000年推出的,当时的宏观状况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5月1日起至1999年6月10日连续7次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10.98%降到2.25%。
而保险公司当时的主要投资渠道是银行存款与债券,因为当时我国资本市场风险很大,寿险公司又不能破产倒闭,政府为了保险公司的经营安全以“保险法”的形式做出了这些规定。这就带来了问题,在97年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是8%左右(因此一些买到了97年前保险产品的客户感到很“上算”很多人后悔买少了),而到了99年6月10日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25%(保险公司的大额协议存款利率能高一些),保险公司如果不降低保单的预定利率就得赔本(目前部分企业因持有5%以上预定利率的高利率保单仍给保险公司带来很大经营压力),因此在97年至99年间,银行每次降息,保险产品就涨一次价,至99年6月10日,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降至了2.5%。因此当时的保险产品是“挺贵的”。
保险产品每调整一次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就要将旧的条款与相关培训资料作废,重新印刷新条款与相关资料,重新培训员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而2.5%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保费较高,对于需要长期投资的保险产品而言,显然缺乏吸引力。同时很多客户担心如果以后利率上调,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将上调,保费将便宜一些,因此也抑制了部分客户的购买需求。
因2.25%的利率水平较低,不能长期维持,一旦银行加息,保险公司就得提高预定利率,这不仅会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还会引发客户大面积退保,给保险公司与客户都会带来损失。当时美欧那些发达国家市场中的保险产品大多是分红、万能、投连等非传统险,这也代表着未来市场保险产品的发展方向。因以上诸多因素的原因,国内市场在2000年开始推出分红保险,这就可以避免因为利率的变化对保险公司与客户带来的影响。
经过十年的发展,分红保险的品种不断丰富,按功能分包括保障类、储蓄类、养老类、两全类等多种类型,可以满足客户不同方面的需求。需要强调的是,分红保险的分红是不确定的,它的高低取决于预定利率、社会平均利率水平、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我国的分红保险自推出起到目前其预定利率为2%至2.5%,分红水平则差异较大。
分红保险的出现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保险公司的产品不再因银行利率的调整而被动调整,二是把保险公司的利益与客户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市场利率水平提高客户的利益可以通过分红来弥补。
深入了解分红保险的产生背景你会发现,分红保险的特色不仅是理财功能,它实际上是可以让客户能够买到保费价格合理的保险产品。经过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以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工资收入进入到连续快速增长阶段,二是生产要素价格进入调整改革阶段,价格偏低的水、电、天然气等价格将逐渐调整,这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国内的通胀水平与市场利率。这种情况下,非传统险(分红、万能、投连)的优势要高于传统保险(固定预定利率产品),因为传统保险的预定利率目前大多为2.5%。
2011年7月2日
分享到: | ![]() |
![]() |
评论
最新文章
2012-05-01 10:54
2012-04-01 03:32
2011-12-30 08:42
2012-01-06 11:12
2012-01-11 01:32
2011-12-30 08:44
2011-12-30 08:39
2011-12-24 10:37
2011-12-24 10:43
2011-12-24 10:47